服务经理如何用Q12建设组织氛围?

Q12就是针对前导指标中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的测量,盖洛普通过对12个不同行业、24家公司的2500多个经营部门进行了数据收集。然后对它们的 105,000名不同公司和文化的员工态度的分析,发现这12个关键问题最能反映员工的保留、利润、效率和顾客满意度这四个硬指标。这就是著名的Q12。

乔治·盖洛普认为,对内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,因为你不知道员工怎么敬业、客户怎么忠诚。盖洛普拥有员工自我评测忠诚度和敬业的指标体系,Q12就是员工敬业度和参与度的测量标准。

盖洛普还认为,要想把人管好,首先要把人看好,把人用对。给他创造环境,发挥他的优势,这是管人的根本。用中国的话来说使每个员工产生“主人翁责任感”–盖洛普称作敬业度,作为自己所在单位的一分子,产生一种归属感。

盖洛普公司发明的Q12方法在国际大企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,其主旨是通过询问企业员工12个问题来测试员工的满意度,并帮助企业寻找最能干的部门经理和最差的部门经理。

盖洛普在用Q12方法为其他公司提供咨询时,这套方法早已在盖洛普公司得到检验。所有盖洛普员工,每年要接受两次Q12检验,经理们还会与员工进行很多交流,来确保公司队伍的优秀和寻找优秀的部门经理。

找出人的优势

盖洛普的核心思想是优势理论,这一理论认为,把个人、企业定位围绕独特优势来进行是最有效的,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扬长避短。

这个工具,它将会问人们180个问题,用三到四个主题来帮助被测试者来识别他们的优势。比如,你认为“你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吗“?“你虽败犹荣吗”? “你适合当一个领导者吗“?等等,在问这些问题时,同时希望回答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,而不止“是’或‘不是’的答案,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。

盖洛普Q12的具体内容

盖洛普的Q12,是测评一个工作场所的优势最简单和最精确的方法,也是测量一个企业管理优势的12个维度。它包括12个问题:

  1.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吗?

  2.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吗?

  3.在工作中,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吗?

  4.在过去的六天里,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?

  5.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吗?

  6.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?

  7.在工作中,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吗?

  8.公司的使命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吗?

  9.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吗?

  10.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吗?

  11.在过去的六个月内,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吗?

  12.过去一年里,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吗?

本文不证明Q12理论如何优秀,不探讨如何通过Q12对员工进行测评,不探讨如何用Q12对一线经理的考核,也不探讨Q12对公司的重要性,在网上一搜以上的问题都有答案,摆在我们面前的,是更重要的一个问题:在中非,服务经理如何用Q12来建立组织氛围?我对该问题的理解是这样的:Q12本身是一种测评工具,它能帮助我们测试出员工的“敬业度”–员工是否敬业,是否忠诚,是否快乐高效,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工具,挖掘出能激发出中非员工快乐高效,用心创造的工作热情,使其忠诚,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方法技巧,从而进入“个人快乐,有激情,有成就感”–“公司效率提升,向心力强,快速稳定发展”–“股东利益增加”三方良性循环的局面。

1. 在中非,选对人还是改造人?

招人选人的时候就要把好关,选好两种人:一种是志同道合的,跟中非目标一致的,以挑战困难、超越自我为乐的人;一种是安心稳定的,有服务精神的,性格柔顺的人。但两者都要符合中非思想作风,都是以用心创造、集体奋斗为快乐之本。

为何宁愿要选对人而不改造人?因为中非宗旨是“快乐工作,用心创造”,如果员工的心,员工的期望和中非不一致,员工的优秀不是中非想要的优秀,员工的信仰不符合中非的信仰,那么员工必然无法从工作中得到快乐,无法融入中非,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,也就无法传递价值给客户,无法创造利益,是一个多输的局面。改造人就要把人建立在“性本恶”基础之上,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,通过制度,沟通,培训来强化、改造,在这个过程中,组织是痛苦的,个人也是痛苦的,与我们的宗旨相违背。

因此,选对人是组织建设的前提,在这个前提下,我们在加强组织向心力,员工满意度,敬业度,打造最佳雇主环境上才能使力气,才能出成效。

  1. 服务经理的管理职能

    服务经理的管理职能包括:建立组织氛围,创造环境,提供后勤服务保障,Q12为服务经理提供了一个方向,就是应该如何为员工创建良好的氛围环境,让员工明白工作的意义,怎样能获得快乐,有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转化成成果,并能得到赏识和尊重,实现自我价值,从而更忠于企业,更能服务于项目组与客户。

3.  服务经理/一线经理如何利用Q12建立组织氛围?

1)沟通机制

    主管与下属每季度定期沟通,围绕12个问题与下属做面对面的沟通,沟通方法不是简单得到“是”或“否”的答案,而是要求下属举以实际案例,沟通要把正面信息传递给对方,同时得到对方真实信息。沟通之后要做好纪录并跟进。

一旦发现工作情绪落、效率低下、没有激情与快乐的人,要及时谈话,通过Q12挖掘内心想法并跟进。通过动员会,一线经理把公司的使命,目标,宗旨,原则,公司对个人的期望以及回报明确告知下属。

2)活动机制

服务经理/一线经理经常组织活动,比如创意比赛,合理化建议激发大家创造的潜能,体会集体奋斗的快感;比如非正式的唱歌、爬山、拓展、恳谈会,经验分享会,读书会,让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3)及时表扬,树立先进标兵模范,宣传及组织学习楷模。

4)通过标语,温馨提示,大会等方式重复宣扬公司文化,

5)重视所有人的创意并鼓励其挑起项目,对意义重大的项目,可对其创意成果加以命名权,比如“李小明节约纸法”,并推而广之,激励其他人。

6)提供系列培训课程,针对不同岗位,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课程,对项目经理有项目培训,对职能服务线有服务培训。思想作风的课程由中非成员负责授课,其他业务课程可外聘,也可由内部讲师负责。

招人选人时就要甄选出合适的符合中非作风思想的人才,或者安分守己服务意识强的人才,如果两者都不合适尽早劝退。

Q12是一个好工具,可惜在以官本位的中国企业里,难以看到真正从员工角度出发的管理制度,更不用说让员工参与对主管的评价了,中非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的特色的管理之道,让所有中非人都快乐工作,用心创造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反向链接:

来发评论吧~
Powered By Valine
v1.5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