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3-31

今天去走绿道,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,爬了一段山路后下山手脚就发麻,去年两次爬梅林大脑壳的时候也是这样,估计是不运动太久,突然去爬运动量增加,加上没吃中饭,导致四肢血液供给不足。下山后在绿道边的座椅休息的时候,感觉手麻脚麻,大脑也比较眩晕,一阵阵山风吹过身躯,不禁在想,如果此时此刻当下“随缘”也不错,读了几篇经书自以为不就是为了证到“解脱”二字么?既不求活,也不求死,时候到了,当去则去,在此风凉水冷之地与山同一,也是善焉。

走着走着,又突然想到”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“,所谓”金刚“,如此坚硬,之前一直未能解惑,就算看到”露“和”电“,也不能让我开悟人生之无常,万相之幻有。今日走山,看到山,看到树,看到石,他们的分子结构远比众生稳定,就算一棵普通的树,只要不遭遇天灾人害,年龄也至少上百年,更不消说石和山。如果山也会观察的话,历经百万甚至千万历劫的山,看我们众生来来去去,生生死死,岂不就是跟”泡影“、”露电“一般转瞬即逝么?山一定会觉得,众生在“方生方死”,我记得在《超体》里有一个镜头,一辆在圆形跑道行驶的车,当速度够快的时候,我们就看不到它了,它就好像“消失”了,也就是“无”,也就是“空”。在山看来,由于我们轮回太快了,就跟不存在一样,一切皆空。

人类这样“作”下去只会加速轮回的速度,没人能左右,没人能阻止,熵增第二定律已经写好了我们的结局。在更高维度的文明或者宇宙看来,人类文明的生死又算什么呢?对于山而言,众生的来去又算什么呢?作为个体,是要深度参与到生命的燃烧中,还是用力抵抗这已经加速滑向深渊的列车?抑或不进不出,身入心出?哪个更具操作性?身体和心理已经告诉我自己答案了,可就是整天在这参来参去,不得究竟。

如是,如是。

反向链接:

来发评论吧~
Powered By Valine
v1.5.2